您当前所在位置:主页 >新闻动态

2025 就业攻坚:政策护航,创新赋能,迈向高质量充分就业

发布时间:2025-03-1|栏目:新闻动态 |浏览次数:153
   “城镇调查失业率 5.5%左右,城镇新增就业 1200 万人以上”,这是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掷地有声的就业预期目标。在经济结构调整与技术变革的浪潮下,实现这一目标,需要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。
         一、政策发力,彰显民生担当
         就业,牵系经济脉搏与民生福祉。2025 年,重点人群就业压力仍存,新成长劳动力规模增加,就业总量与结构矛盾突出。将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维持在 5.5% 左右,新增就业目标设为 1200 万人以上,既体现对当下就业形势的清醒认知,也展现稳就业的坚定决心。
         重点群体的稳定是就业大局稳定的关键。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、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指出,加大资金资源统筹,着力支持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及重点就业群体,尤其要解决 1222 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,让家长和毕业生安心。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体,全国人大代表邓朗妮建议,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与新兴产业扶持,通过稳岗返还、税费减免、就业补贴等政策,激励企业稳岗扩岗。
        二、创业创新,开拓就业新局
        稳就业不仅要稳住存量,更要开拓增量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“优化就业创业服务,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”“统筹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,创造新就业机会”。
        全国人大代表姚劲波认为,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与科技迅猛发展期,就业市场需求多元,应大力发展新业态、新模式,以创业带动就业。全国政协委员张桥提到,江苏借助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与高新区,推动 “高校 - 高新区” 协同,为大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。新技术的兴起,如 DeepSeek 大模型、人形机器人等,带来了岗位变革。复旦大学姚凯表示,新兴产业将创造大量新岗位,统筹新技术应用与岗位转换,能保障就业平稳过渡,提升劳动力水平。全国人大代表丁建宁称,高校应发挥优势,加强各类人才培养。

        三、提升质量,筑牢就业根基
        从传统岗位到数字时代新角色,从零散就业到权益有保障,就业市场正经历质量跃升。
      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,增加制造业、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。姚劲波指出,家政服务行业技能人才缺口大,需推进职业培训体系改革。邓朗妮认为,构建技能导向薪酬分配制度,能打破传统人才评价束缚,提升就业市场效率。
        在灵活就业方面,全国政协委员陆铭表示,平台经济催生大量灵活就业人群,传统社保制度需调整完善,应多管齐下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问题,提高缴纳意愿。全国人大代表莫元花持续关注新业态就业人群,期待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、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政策尽快落地,促进劳动者体面劳动与高质量充分就业。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 中国人力资源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鄂ICP备2024088910号-2